■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非凡答卷·教育故事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前不久,华南理工大学随教育部代表团赴新西兰参加了中新教育发展论坛,我代表学校和坎特伯雷大学在会上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智慧医疗自动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将促进科研成果双边转化以及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是华南理工大学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的最新突破。
本次论坛上还有一批国内高校和新西兰高校结对签约。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国内的高校像这样的“新突破”“大动作”屡见不鲜。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我带队投身于以“双一流”建设为引擎,驱动办学发展强势攀升的实践,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办学发展多点突破。这个过程中,我更加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所进行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思考和谋划,给我们高校助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所带来的澎湃动能。
一是高校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为抓紧培养集成电路紧缺人才,我校第一时间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集成电路学科链,与30多家龙头企业协同构建产业链,形成覆盖“设计—材料—装备制造—封测”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集成电路领域本硕博人才培养规模现在快速增长到1200余人。
开展有组织人才培养,是我们所追求的“国之大者”。我认为,所有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包括新型研发机构,都要更加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比如,学校与广州市共建的大湾区超级机器人研究院,就组建了超级机器人“珠峰班”,采用全链条一贯式人才培养方式,在学术顶尖人才、卓越工程师方面都将有新的突破。近年来,我校在多个领域承担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工程硕博士培养专项任务,入选了首批未来技术学院等建设名单。
二是强化“融入发展促发展”赋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水平科研和高质量成果转化来支撑。我长期负责学校科研工作,对这一点体会尤其深刻。作为地处经济强省的龙头高校,华南理工长期以来的办学理念就是“融入发展促发展”,这也是近年学校全力推进有组织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行动指南。依托学校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以及30个国家级、244个部省级创新平台优势,我们推动布局“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科研攻关模式,深化“政府+大企+大院+大所”协同创新,形成以广州为创新源头、沿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布局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全面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增效。
发力“双一流”建设以来,华南理工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多项科研发现为世界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南理工大学于全国高校率先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华工十条”,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2009年以来,学校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50项,总数稳居全国高校首位,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
三是“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探路教育对外开放新模式。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建成的,同时我国的教育对外开放已迈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基于这些判断,在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的同一年,我们就开始谋划建设广州国际校区,历时6年全面建成。广州国际校区打造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先行示范区,引入全球一流教育资源,实施与世界一流大学同质等效的教学科研体系,获批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
在“引进来”的基础上,我们还在思考谋划推进“在地国际化”与“双向国际化”互促双强。要推动并带队“走出去”,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欧洲、亚太等地世界一流工科院校的深度交流合作。这条路,我们走得越来越宽,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追求一流是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华南理工大学正式组建之初,便提出“办大学,就要创一流”,一代代华工人为此接续奋斗。今天,这个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将牢记使命,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上,当好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加速挺进全球百强大学。
(本报记者刘博智采访整理)
【相关链接】
2015年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2022年
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80%、60%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
《中国教育报》2024年07月03日第1版
版名:要闻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章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