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推进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第54专题“商量”综述
“商量”调研组到企业调研。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制造业创新发展,工业强市建设步伐全面提速,呈现积厚成势,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2022年,市政协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阅批督办重点提案制度。为做实做细提案办理协商,推动提案建议落实落地,市政协将重点提案督办工作与“商量”结合,自8月以来,围绕市政府主要领导阅批督办的《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重点提案,组织调研组到历城区、高新区、莱芜区等地的工业企业,开展专题“商量”,为助力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经过前期实地调研、外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码上商量”征求意见等,近期“商量”调研组围坐一起,聚焦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培育产业集群,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以及打造良好产业生态等3个方面,开展集中商量,不断增进共识,提出大量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发挥特色优势 培育壮大链主企业
完整的产业链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连日来,“商量”调研组先后赴合肥和无锡考察。在合肥市,“商量”调研组了解到,位于包河区的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以智能网联与生物医药为核心,重点围绕无人驾驶汽车,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推动产业集群。在园区运营方面,合肥市政府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园区交由专业的公司运营,负责对接园区招商,链上企业合作等事宜。同时,借助运营方自身的优势,扩大并延长产业链。
在无锡市,“商量”调研组考察了九龙湾智造城,参观了九众九机器人有限公司、南方智能物流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苏科麦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无锡市着力强链、补链、延链、护链,做强装备和材料硬支撑,坚持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发展模式,做强国家级“双中心”等创新平台,厚植装备材料全链条发展的沃土。
考察期间,“商量”调研组发现,合肥与无锡均根据自身优势,通过打造特色园区,产业集群,优化产业链,来扩大自身发展优势。那么我市的产业链发展现状怎么样呢?又如何根据济南的实际,走出适合本地工业发展的产业模式?
在省政协委员、沃尔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擘看来,目前济南已拥有3个“国字号”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济南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前列,成绩值得称赞。他建议,一方面,应完善集群培育的发展规划,科学布局,一体化推动;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培育济南特色的产业集群,并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领产业集群发展。此外,林擘认为,链长制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要积极打造优质的链长制。
“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九成以上是新兴产业。”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王安则建议,要通过城市联合协同方式打造一些先进制造业集群。比如围绕机床制造,可以和潍坊、枣庄合作,打造一个产业集群;生物医药领域也可以考虑和淄博合作打造一个产业集群。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秦可认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从市场层面来考虑产业链。如果每一个企业对自己所处的产业链位置和其上游、下游都非常清晰,那么对企业的发展将非常有利。
作为氢能企业的负责人,省政协委员、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颖表示,山东承接了科技部的“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她建议,济南市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要主动联动黄河流域的其他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的一流氢能产业。
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升级的必经之路。如何才能做好企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8月,“商量”调研组分别前往位于高新区的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世纪开元智印互联科技集团,以及位于莱芜区的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宏葵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并与企业负责人围坐一起,围绕产业布局,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调研期间,“商量”调研组认真听取了每家企业发展情况介绍,了解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做的工作。调研组发现,所调研企业均通过持续加大研发、科技创新以及数字化转型力度,实现了高速高质发展。
市政协委员、宏葵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保全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从自身角度来说,我们的企业不停地在研发新东西,企业才有生存力,整个工业企业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才能更有生命力,工业产值才会不断增加。”王保全如是说。
调研期间,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所做的工作引起调研组的关注。该公司以数字驱动,搭建完成了办公的自动化OA系统,并汇集了一些研发数据管理的PRM系统,将整个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控制、车辆销售、问题追溯等运营数据的录入存储进行了统一管理。
林擘认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核心所在。政府要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支持鼓励工业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切实加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数字化服务平台,帮助龙头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跳出从单个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全面转型到工业互联网的层级。”市政协委员、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柏华认为,工业互联网是人类物质文明的终极解决方案。大模型不是简单的未来人机对话,而是大模型可以赋能千行百业,他建议,要建设人工智能训练的公共服务平台。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文海生表示,今年我市率先启动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诊断工作,这其中汇聚了20支队伍、80家供应链,为济南市中小企业、所有的规上企业做免费的数字化转型的诊断服务。
强化政策支持 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推动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打造特色产业链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数字赋能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也尤为重要。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在金融、人才、市场体系、要素保障等方面,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济南市每年发布惠企政策汇编,其中有122项与工业企业有关,但很难找到一个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市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马建春认为,目前我市有关帮助企业融资的政策虽然很全,但政策力度较小,企业融资规模较小,无法起到重要作用。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高振刚表示,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在助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方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抓手是实施“民营企业攀登行动”。其中有3个方面,其一是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出了“济南攀登贷”,对入库企业能给予最高1亿元的政策性担保贷款支持,5000万元以下的部分可以给予1%的贴息补贴。其二是鼓励头部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如果达到标准条件,且完成方案规定的任务,最高可奖励30万元。其三是支持一些头部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按照千分之一的比例,目前最高奖励100万元。
在市政协委员、山东永信非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伦全看来,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济南市的人才水平相比南方一些大城市还有差距。应在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上下功夫,注重研发效果导向,建立健全人才科研成果激励和奖励机制。
王柏华认为,企业发展核心是要和“绿色”结合起来,要使用绿色能源。同时,绿色金融支持绿色能源发展,像很多能源现在在网上是可以交易的。
对此,文海生表示,关于绿色能源,我市在储能方面要做专项政策,支持园区建独立的储能电站。未来将支持每一个工业企业都用“绿电”。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申玉德表示,近三年,我市出让的工业用地占出让土地总量的50%。一方面,保障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无论是在规划选址上还是要素保障,都没有问题;另一方面,我市出台了《标准厂房用地政策》,允许企业建了厂房后,自用一部分,自持一部分,用不了的可以对外销售,以保障标准厂房产业的上下游小企业落地。
文海生表示,我市新一轮的政策里有两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其一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这是普惠的;其二是为重点企业、优质企业、骨干企业做好服务,帮助其实现产值倍增。针对委员、专家和企业家代表提出的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将更好更细化地吸收到即将出台的政策里面,让提案真正收到政策红利的实效。
工业发展的成色决定一个城市未来产业图景的底色,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起点上,济南工业正策马扬鞭、乘势而上,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下一步,济南市政协将持续关注工业强市战略的推进,加大提案督办力度,提升提案办理质效,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王希涛)
作者:王希涛
责任编辑: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