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地产调控重心转向防风险,调控手段侧重房企融资监管。保障房政策对棚改支持持续弱化,转向发展租赁房。
赵伟/文
2020年下半年以来,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与过去相比,本轮调控政策有何不同,对投资有何影响?
1998-2016年间,地产调控政策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调控手段上偏重需求端管理。触发调控政策收紧的主要原因是房价上涨过快,而调控放松的触发因素来自于经济下行压力。调控政策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核心,是政策在“稳经济”与“稳房价”间相机抉择。过去调控政策收紧期,多采用限购、提高首付比例和按揭利率等需求端管理措施,而供给端调控措施相对较少。
由于历次地产调控政策偏重需求,而对于房企融资端调控政策并不多,且期间出现多次金融创新,地产占据的金融资源不断增长。以贷款为例,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在金融机构中占比,由2005年的14.2%,抬升到2020年的28.7%;地产发展,还推升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部门杠杆率,由2005年的16.9%上升到2020年的62.2%。
本轮地产调控,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政策重心转向防风险,调控手段侧重房企融资监管。“三道红线”、地产贷款集中度考核、资金信托新规等调控政策,对房企融资环境有重要影响。
“三道红线”约束下,房企融资需求受限,第二批试点企业有息负债增速或明显下降。“
三道红线”约束下,首批试点的12家重点房企,2020年有息负债同比增速为-1.4%,较2019年增速下降15.6个百分点,显著低于其他非试点房企。
房贷供给收缩下,销售回款增速回落,且预收资金监管趋紧,房企资金腾挪空间缩小。部分银行由于房贷集中度超标,按揭贷款额度趋于紧张。上半年,个人按揭贷款2.1万亿元,同比减少2000亿元。
融资收缩对地产前端投资已有体现,房企购地积极性明显下降,土地购置持续负增长;1-6月,土地购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差已扩大到-30%以上;土地购置面积两年复合增长-6.5%,持续负增长。
从历史经验来看,地产资金来源变化约领先地产投资一个季度。2021年以来,地产开发资金已出现回落迹象,未来地产投资变化需保持跟踪。1-6月,地产资金来源两年复合增长10%,较年初下降1.7个百分点。
保障房是地产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又有哪些新变化呢?
保障房建设分为公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对地产投资有较大贡献。
2019年以来,政策对棚改支持力度弱化。2019年,棚改实际执行316万套,同比大幅下降49.5%。2021年,政策对棚改支持进一步弱化,转向发展租赁房。
2021年以来,《“十四五”规划》、国常会、政治局会议均提及加快发展租赁房,并明确从土地供给、金融支持、减税等各方面支持租赁房发展。从中央财政预算也可以看出政策重心变化。保障房建设资金安排中,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占比分别由2020年的15.0%、70.0%,大幅下降到2021年的6.0%、34.0%,而公共租赁房建设资金则大幅提升到51.5%。政策支持下,上半年,专项债投向租赁房资金较2020年大幅增长 121.5%。
旧改和租赁房虽然受政策支持,但投资体量有限,或难对冲棚改弱化。2021年,已披露计划的省份中,多数省份棚改计划都有所缩水。19个省份的棚改计划投资额预计同比下降1800亿元左右。旧改受限于单套投资额低,2021年投资额预计同比增长550亿元左右;租赁房建设面积体量较小,2020年占全国商品房供地面积比例不足0.5%。
(作者为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