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氪解答
- 发展现状:
1. 政策定位不断上升。工业互联网政策发展经历了两化融合、“互联网+”和新基建的阶段。
两化融合阶段主要在2013-2015年,强调物联网、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快工业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
“互联网+”阶段主要在2015-2018年,期间政策密集出台,内容转变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和“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
新基建阶段主要在2018年之后,此阶段工业互联网被定位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地位进一步上升。
2. 经济带动作用持续扩大。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即便在新冠疫情下,增速仍相当可观。
3. 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标识解析技术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开展产业布局。全国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五个(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二级节点77个,覆盖22个省级行政区、28个行业。
4. “5G+工业互联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工信厅信管(2019)78号)的推动下,多省市相继出台“5G+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政策,“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不断提速。目前,5G融合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各大核心环节,并正在赋能汽车、家电、港口等众多场景迭代发展。
- 发展意义:
1. 工业互联网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设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工业互联网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对于提高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2. 工业互联网加速三大产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具有强大的产业牵引能力和经济赋能效力。对于第一产业而言,它能推动实施感知、远程管理、智慧农场、产销智能匹配等应用落地,加快农业农机发展,加速农业农场现代化;对于第二产业而言,它对传统和新兴第二产业迭代发展都具有重要基石作用;对于第三产业而言,工业互联网能够直接促进软件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并能赋能金融、交通运输、零售等业态迭代。
3. 工业互联网拉动就业增长。工业互联网能够带动全社会新增就业,尤其是创造高技能、高收入的重要岗位。预计就业压力较大的2020年,工业互联网能够带动新增255万个就业岗位。
相关信息
- 2020年工信部报告称,我国已经建成超过70个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4000万套,开发工业APP25万余个。
-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年)》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全国已建成5G基站近70万个,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3.2万个,占比4.57%;基础电信企业和工业企业对接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100个。
- 根据鲸准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共有637起投资案例,设计总投资金额2416.18亿元。